野鸡养殖技术网 1月至3月份 :5天/批 每批3万羽
|
野鸡养殖技术规范浏览数:3938次
![]() (一)育雏条件 1.育雏舍及用具的消毒 ①清洗:要求至少在进雏前七天将鸡舍及设备等一切育雏用具彻底清洗干净,要求无灰尘、蛛网、粪便。彻底清扫与冲洗是良好消毒的前提。 ②消毒:清洗后应对鸡舍进行二次消毒。 a.喷雾消毒:可选用烧碱、次氯酸钠、菌毒敌等对杀灭致病性细菌、病毒有确实效果的药物,对鸡舍内外及用具进行喷雾消毒。 b.熏蒸消毒:应选用40ml/立方米的福尔马林,将鸡舍密闭好,对舍内及用具进行熏蒸消毒,进雏前两天打开门窗通风换气。 2.育雏期应具备的基本条件,见表1 育雏期(0—5周龄)应具备的基本条件,。
(二)雏野鸡的饲养管理 1、饮水与开食 雏鸡接到育雏舍后,先放入育雏网床自由饮水2—3小时(雏鸡出壳后24—36小时开饮),然后把料撒在开食盘上,自由采食。饮水中可加如下防病药物:第2—4日龄用阿莫西林,均按说明使用,饮用半天,用量误超量,鸡 苗小容易药物中毒。水中经常兑电解多维,小苗时可天天喂,大苗时一周三四次。以后可根据鸡群的日龄、季节、气候、疫情、鸡群状况等因素适当使用抗菌、抗病毒、抗球虫药和多维素等。每天保持饮水不断。饮水器每天刷洗一次,每3天消毒一次。 如运输时间越长,饮水所需要的时间也越长(饮水2-3小时左右)。如运输长达1天,鸡群太渴,抢水太厉害,要适当限制,采用间歇的办法给水,并将开食时间推后,经过长途运输的鸡苗头一天千万不能喂得过饱,否则容易消化不良,甚至会令鸡只死亡。 2、保温与脱温 雏鸡在前两周内,自身调节体温的能力很弱,如在育雏期间保温不好,不但会影响鸡群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,还会诱发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疾病。在冬春季节,天气寒冷,要求在雏鸡进舍前一天,育雏室就应加温。要注意避免一氧化碳中毒和缺氧造成雏鸡大批死亡,如果是这个原因造成死亡的,死鸡的嘴尖和爪尖多数呈紫乌色。 育雏舍在进雏前2-6小时开始加热升温(视气温高低而定),具体保温温度参考表2。 保温温度是否适宜,主要看雏鸡的表现,温度适宜时,雏鸡精神活泼,采食积极,均匀分布在热源的四周。睡眠时舒展四肢,头颈伸直,贴伏于地面,无奇异状态和不安的叫声,鸡舍极其安静。低温时,雏鸡打堆,靠近热源,不愿出来采食,发出“叽叽”的叫声。高温时,雏鸡远离热源,张口呼吸,大量饮水,采食量减少,尖叫 表2 育雏阶段适宜保温温度
3、适宜通风量: 开放式鸡舍的通风换气,在育雏前期主要通过提高育雏室温度、开门、开窗通气,但应尽量避免冷空气直接进入鸡舍,为此可以用布帘遮挡,或使室外新鲜空气先经过过道再进入育雏室。育雏舍适宜通风量,见表3。 表3 育雏舍适宜通风量 单位:米2/只/分钟
注:通风换气的程度以人进入鸡舍无闷气感觉和不刺眼、鼻为宜。
4、光照时间和强度:适宜的光照时间和强度见表4。 表4 适宜的光照时间和强度
注:灯泡安装应距离地面高2米左右,灯泡之间距离为3米左右。 5、密度:适宜的育雏密度,见表5。 6、环境卫生:在每栋鸡舍的人口处设消毒池;每日清洗饲喂用具并定期消毒;消除鸡舍周围杂草及与养鸡无关的物品,平整场地,堵塞鼠洞,防止积水滋生蚊、蝇,预防鼠害、鸟 害、兽害;严禁无关人员进入鸡舍。 表5 适宜的育雏密度
7、断喙:为防止啄癖以及减少饲料浪费,可在10日龄左右实施断喙,上喙切去1/3。断喙前后3天应在饮水中加入维生素K及多维素,及消炎药。 (三)加强对雏鸡的观察 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,是提高鸡群成活率的关键,除了隔离治疗或淘汰病态明显的(如缩头、黑冠或白冠、羽毛松乱、肛门粘粪等)病鸡外,还应注意下列情况: 1、经常检查小鸡的嗉囊饱满程度,含水份是否适中,如发现嗉囊结实或嗉囊空虚,水份过多或过少都是不正常,一定要找出原因。 2、观察鸡群的休息状态是否正常。若发现有鸡只单足站立或离群独处,这是病态,要及时处理。 3、观察鸡群粪便是否正常。正常的鸡粪软硬适中,如鸡群有病,往往在鸡粪上反映出来,如新城疫、禽出败排青绿色稀粪,球虫病的血粪,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腹泻等。 4、听鸡群的呼吸声是否正常。传染性支气管炎引起鸡群咳嗽,传染性喉气管炎还会使病鸡咳出血来。在鸡群晚上休息时听到有呼吸罗音可能是慢性呼吸道病等。 5、做好对鸡的强弱分群工作,并对弱小的鸡进行特殊的管理。 (四)中鸡的饲养管理 1、放养场地的选择:离村镇、畜禽场、屠宰场、畜禽产品加工厂、交通要道500米以上。地势高燥、略倾斜,排水排污良好(鸡舍不要建在低洼积水的地方)。沙壤质土,透水性强。水源充足卫生,电源充足。需拉网全封闭 2、放养鸡舍面积:1000只鸡需50—60米2鸡舍面积。这段时间鸡只采食量多、生长快、不能缺水和缺料,而缺水比缺料的危害更大,并且要注意每只鸡的饮水和食料的位置是否充足。每100只用1个5千克料桶和1个4.5升饮水器。 3、保持饮水不断。 4、每天早上清扫鸡粪,空气流通,保持鸡舍清洁卫生。每天清洁料槽、刷洗水槽,每周消毒水槽一次并带鸡消毒一次。 5、饮水中定期投服电解多维,以增强抗病力。根据疫情、鸡龄和气候等因素定期投服抗菌抗病毒等预防药物。每三天对鸡群及鸡舍内外喷雾消毒一次。 6、遇到刮风下雨、天气寒冷或夜间天凉应放下塑料布遮风挡雨。根据气候情况,一般在35日龄后的鸡白天可放牧饲养,但要防止风雨袭击鸡群,引起感冒、气管炎和大肠杆菌病等疫病。 7、要注意防治球虫、大肠杆菌等常见病, 8、要注意预防鸡群的啄癖。野鸡的商品鸡羽毛齐全很重要,山鸡是天生具有啄癖,另外营养、天气及环境上的原因,如果不是采用全价饲料,就容易出现由下列原因而引起的啄癖:含硫氨基酸不足,盐份不够,维生素不足等。在天气上如出现忽晴忽雨、天气闷热;环境上如鸡群密度太大,通风不良,光照过强等情况,鸡群就容易产生啄毛,这时要迅速找出原因,对症处理,还要拣出啄毛的和被啄毛的鸡另外圈养,一旦啄毛形成习惯,就很难处理。经常出现啄癖的鸡场最好在10日龄时适度断喙。
野鸡商品代的疫病防治 (一)几种主要疫病的防治 1、马立克病:刚孵出的1日龄雏鸡用马立克疫苗对其颈部皮下免疫注射。 2、鸡新城疫: 在7和21日龄时各用一次新支二联苗滴眼或滴鼻;45日龄、90日龄各用一次鸡新城疫Ⅰ系疫苗肌注。 3、禽流感:禽流感疫苗肌肉注射,按疫苗标签的用法用量说明进行。 4、法氏囊病:在14日龄、28日龄各用一次传染性法氏囊炎疫苗饮服或滴嘴免疫。 5、白痢病:在1~20日龄交替使用甲砜霉素或恩诺沙星、阿莫西林预防。 6、球虫病: 8~45日龄交替使用抗球虫药预防。 7、大肠杆菌病:最典型的是一侧眼睛流泪、红肿,严重时失明,多发生于2周龄以上的雏鸡。防治的办法,在15日龄左右,可用泰乐菌素和强力霉素,按说明量的2倍,混合于饮水中,连续使用5天,效果甚佳。 8、消毒:消毒工作切不可忽略,坚持每周一次对环境、用具、及带鸡消毒,消毒药种类很多,可交替轮换使用。 (二)免疫程序及常用药物 1、野鸡商品代的免疫程序:如表10所示。 表10 野鸡产品代免疫程序(供参考)
注:其它疫苗视各地疫情酌情选用。 2、常见疾病防治药物:如表11所示。 表11 常见疾病防治药物
以上资料由野鸡养殖技术网整理发布,如需更多野鸡养殖资料下载,请联系客服 QQ:191355325电话:020-87467622 13922155969
|